![](/public/images/header/search.jpg)
![pic](/public/images/header/close.jpg)
时间: 2023-08-26
浏览量: 1
学生姓名:
胡泽君
在读院校:
20111024071478
入读课程:
雅思VIP一对一课程(胡泽君)
立即预约,试听课程>>
自测成绩 | 学后成绩 | |
总分 | 7 | 7 |
口语 | 7.0 | 6.0 |
听力 | 7.5 | 7.5 |
阅读 | 6.5 | 8.0 |
写作 | 6.0 | 6.0 |
从6月19日开始备考到8月5日雅思首考,我在新通经历了上强化课,参加模考,上1对1冲刺课和最后的自我模拟四个阶段,最终取得了总分7.0的成绩,这份成绩离不开一路以来一直帮助我、支持我的老师和父母。下面我结合备考这四个阶段和雅思的四个部分进行学习心得的总结。 首先是6月19日开始到7月9日的雅思强化课,现在我回忆起来,听力和口语课程相对比较有趣、轻松一些。在听力课程中,张栎老师教了“读圈听写查”这五步走,用以判断答案的逻辑词汇,以及结合听力部分标题对其题目进行答案预判的技巧。在实战考试中,预判答案的技巧也帮我在part 4猜对了一两个空。当然也不能忽略每节课都要进行的范围飘忽不定的单词听写,十分真实地考验了自己对听力词汇的掌握程度。而在强化阶段的口语课程,课上最重要的内容是产出自己对于part 1和part 2的比较独特的资料库,以及培养对part 3部分的思考。张明娇老师带着我们四个人头脑风暴,最终产出了一些关于童年游戏、迷路等主题下非常搞笑古怪的故事框架。阅读和写作是相对枯燥和沉默的课程,也是非常传统的输入和输出环节。强化部分的阅读课程最重要的内容是了解题型,并分辨是否是顺序题,然后就是李美丹老师在课上带着我们手撕阅读时用到的平行阅读法。平行阅读法是提速的关键部分,决定了我们自己能否在只读一遍文章的情况下做完所有顺序题和大部分乱序题。作文一直是我的弱项,主要体现在用词缺乏多样性和关键词同义替换较少上,不过强化阶段的课程中学习如何回应同意不同意、双边讨论、利弊分析和报告说明这四种题型比较重要,以及它们的行文逻辑。李杭老师在课上非常详尽地向我们描述了以上的知识点,并一篇一篇、逐行逐句地修改我们的作业。在这期间,我经常写一篇大作文就要用50分钟,小作文也是常常存在没话说或者指代不明的错误。 然后是7月11日的模考,在模考中我是第一次完整地做3篇阅读和写大小作文,当时的唯一感受是需要提高做题速度。因为阅读可能是刚刚写完题目就到了收卷的时间,没有检查排错的机会,写作也是一样。当时的成绩是听力7.5、阅读6.5、写作5.5-6.0和口语7.0。听力在part 1部分错了2道不该错的题(听数字、听职业),part 3选择题几乎是错了一半。阅读第2篇list of heading 题只对了一个,TF判断题还存在漏洞。写作是小作文的问题较大,词数应该是不够,大作文的缺少主题句。口语应该是老师给分比较宽容,再加上抽到了比较熟悉的内容得以发挥。根据模考的结果,我对自己的水平也有了一个大概的参考,所以在后面的时间中针对不同部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查漏补缺。 随后是7月13日开始到7月27日的冲刺课程阶段,我一共上了11节一对一的课程,分别是4节口语课(张栎老师)、3节写作课(李恩重老师)、2节阅读课(王超老师)和2节听力课程(杨桂蓉老师)。这其中口语和写作对我的冲击比较大,课上的内容对于我来讲和冲刺阶段所吸收的内容大相径庭,当我拿出口语准备的稿子时,发现并不满足当下考试环境的词汇多样性和价值观升华要求;当我拿出强化阶段写作课程的作业时,发现连结构都存在着较大漏洞,更不用提具体表达
上一篇:夏菁聆听力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