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6月14日大陆托福考试听力部分都考了什么?小编第一时间为大家整理托福听力部分的机经如下:今天的听力,全部为没音,没有其他口音。一篇是生活类,一篇是选课考试类。
2015年6月14日大陆托福考试听力部分都考了什么?小编第一时间为大家整理托福听力部分的机经如下:今天的听力,全部为没音,没有其他口音。一篇是生活类,一篇是选课考试类。
听力
Conversation 1
讲到女生去 computer lab 打印资料,但是打了四次打不出来,就找工作人员过来帮忙(主旨题),男的说你一定是最近没来,最近我们打印多了一步,就是你发送资料到 printer 以后要去 printer 旁边的电脑上打印,那台电脑上有打印资料的详细信息,这样就可以防止学生打错资料浪费纸张(有细节题),接着男的搭讪说,我看你打印的是关于 greenhouse 的资料,你是 biology 的专业吗,女生说不是呢,就是感兴趣拓展下知识面(有细节题),于是男生是我有个朋友也在里面做哦,他说这个项目不错的,女生说最近他们有个green roof 的项目,在 roof 上种花种草,一方面可以降低 temperature,一方面可以减少 water runoff(有细节题)
Lecture 1
文章讲到了早期 forage 和 farm 的过渡(主旨题),一开始,农业不发达的时候,forage 是有优势的,因为它的 diet 内容更丰富,有植物和动物,能提供足够的 protein(有细节题),教授还举了个例子,来比较两个区域的人的skeleton,以此来证明 live on forage 的人的身高比 live on farm 的人身高要高好多,说明他们营养好(有细节题,问为什么要举例),这个呢主要是因为当时农业比较落后,人们只依靠三种主要的农作物为生,但是人类的智慧帮助农业不断发展哦,有提到一个选择种植法,就是把能抵抗恶劣天气和疾病的种子保留下来,这个植物的 resistance 就越来越强,后面讲了一大堆关于确切地确定 forage 和 farm 的分割时期的内容,教授说略 complex,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后期农业的发展带来了食物的充足,举例了 irrigation 后食物产量的大量上升
Lecture 2
讲科学家怎么来判断 migratory birds 在 migration 中 diet(主旨题),讲到一个 breath collector 的方法(中间有介绍具体怎么装置,没有题目),通过检验鸟类呼吸中的 C12 和 C23 含量,包括对鸟类 blood 和 feather 的混合监测,可以判断 migratory bird 在不同时期的 diet(细节题,问怎么检验),然后举例有种 sparrow,说在迁徙过程当中不吃 berry,改吃 corn,还探讨了下原因,说如果了解到这些,就可以为这些 migratory bird 提供它们所需要的 diet 了(目的题),最后学生问这种 breath collector 的方法是不是也可以用在别的动物上,教授说可以用在熊上面哦,来判断它们在 nursing 期间的 diet 变化,她好想做这个研究(态度题)
Conversation 2
对话讲到男生发现他下个学期选的四门课没有一门是 final exam 的,都是final paper,换言之,他要写 100 多页的 paper,他去见 advisor 说要换掉其中的两门课(主旨题),advisor 自责说没有及时发现这个问题呢(有细节题),然后言归正传,advisor 问他语言要换成哪门,他说高中学的是 Germany,但是大学前两年也都学那个,要换个新的,然后说 Latin 可以,因为他一个朋友也学,所以可以帮他,关于数学那门,他要学 precalculus,advisor 说你要高中学过三年,且要通过一个 test 才可以上这个课(有细节题),男生说没问题的,因为他对这门课超级有自信的
Lecture 3
讲座讲到了 graphene,一种 nanomaterial 的特征(主旨题),它的基本性质与 diamond 一样,是简单的 C 结构排布(有细节题),但是它有良好的电和热的 conductivity,且延展性良好,讲到一个实验,说 graphene 是怎么获得的,由于 graphene 是 one atom thick,使得又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很适合用在 electronic 领域,对比了 silicon,说大型的 PC 用 silicon 都没有问题,但是对于体积迷你的 cellphone 来说,graphene 更优,但是要大量生产一个要解决 mass production 的难度,二是要 control conductivity,因为 graphene 的导电性太好(有细节题)
Lecture 4
讲座讲到了 electronic music 的发展史(主旨题),在最开始是唱片,后面出现了 magnetic tape,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磁带,磁带的好处就是可以随意拼接声音(细节题,选 manipulate),着重介绍了一种在磁带出现后的音乐形式,这种音乐形式是收录自然音,然后拼接,很耗费时间(有细节题),跟传统的音乐不大一样,所以遭到了很多 critics 的诟病,但是教授说,music 不是narrow definition,我们应该用 broad 的态度来看待(态度题),接着就讲到了电子合成乐,特征是能在 synthesizer 做出各种想要的声音,pitch 啊,volume啊这些都可以随意修改,最后讲到了 computer 时期,这就更先进了,因为电脑可以模拟各种不同的 musical instrument 的声音(有题,问电脑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