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霏霏老师将带大家继续动物之旅,讲讲最喜欢的动物--狗。别以为霏霏老师只是在跟你讨论宠物,文中可是自始至终贯穿着雅思考试中可能用到的知识哦,所讲内容不仅融合了雅思词汇,也是不错的雅思口语考试素材哦。
你知道哪个动物在脏话中出现最多吗?
大家好,我是霏霏老师,我总是通过《美人说》给大家讲萌萌哒的美好事物。之前给大家讲过中西“羊”文化,本期,霏霏老师将带大家继续动物之旅,讲讲我最喜欢的动物--狗。
霏霏老师萌宠:肉肉
西方
西方人通常把狗当作宠物来饲养,在他们看来,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从文化外化的载体之一--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讲述狗狗的,比如《忠犬八公的故事》、《新灵犬莱西》、《流浪狗之家》,这些电影都描写了人和狗的感情,表现了狗忠诚的一面。即使主题不是狗,也透露出很多细节,说明狗在西方和东方被区别对待。
西方国家的家庭如果外出旅游或购物,狗狗都会被当作家人一样,跟孩子一起被带出去;而在中国,狗狗们一定是被关在家里的。在西方,狗死后,人们会为它立墓碑;狗生病了,有专门的宠物医院和医生照顾;在俄罗斯,打狗和在中国酒驾量刑差不多,要被监禁几天;加拿大的一些地方还为狗设定了节日,在这一天,所有的狗一律放假,不用拉雪橇……我表示,狗在西方享有跟人一样的权利啊!
我自己养狗,所以非常理解西方对狗狗的认同,因为狗的忠诚和陪伴确实是它们讨人喜欢的最明显特性。美国作家尤金奥尼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三届普利策奖就是凭借作品《一只狗的遗嘱》,里面的描述催人泪下,让人难以忘怀。
除了电影、书籍,文化的另一种外化方式就是语言,英文中涉及狗的英文词汇和谚语有很多。很多时候,英文 dog 都是用来形容人的,a lucky dog 幸运者;a big dog 大款,保镖;a top dog 身居要职的人。可见,在西方,狗有着仅次于人的地位,它是可以用来形容人的。
VOA 慢速英语也对狗在英文中的表达进行了探讨:在西方,人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界(dog-eat-dog world)。很多人争夺同一样东西,例如好工作。他们称,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得拼命工作(work like a dog)。如此艰辛的工作使人疲惫不堪(dog-tired)。尽管如此,人们常说 every dog has its day,意思是人一生中总有出头之日,不要太悲观。
想要成功,人们往往需要学习新的技能。然而,有人说,you can never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以此比喻年长者不喜欢学习新事物,不会轻易改变他们的做事方式。
夫妻之间生气时会用到 doghouse 这个字眼。例如,妻子可能因为丈夫回家太晚或忘记他们的结婚纪念日而生气。她可能会告诉丈夫,他被打入冷宫了(in the doghouse)。在丈夫道歉前她都不会好好对他。然而,丈夫可能会决定,最好还是顺其自然,不再制造更多矛盾。也就是 to let sleeping dogs lie.
除了形容人,狗一类的词汇还用来形容天气。The dog days of summer 是指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倾盆大雨,我们可以说 rain cats and dogs。
中国
狗作为宠物出现在大多数中国家庭中,不知这是何时开始的,但可以肯定,这是从西方国家而来的风俗。因为狗在中国,其实并没有太多好的一面。
在中国历史上,狗一直是看家护院、低人一等的。与西方的相似之处在于,狗在中国文化中也用于形容人,但总是涉及不好的一面,甚至用来贬低或骂人。比如:狐朋狗友、狗急跳墙、人模狗样、狗尾续貂、狗屁不通、狼心狗肺、鸡犬不宁、鸡犬升天、狗仗人势……
连一些谚语也统统带有贬义的内涵: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眼看人低;好狗不挡道;狗改不了吃屎……
为什么中西方对狗的态度相差这么远?我觉得,除了历史文化因素外,中国人缺乏信仰也是原因之一。外国小朋友把自己的零花钱捐给流浪狗收留站,是非常常见的事,而且会受到父母的赞赏和支持;而在中国,怀孕不能养狗的说法却助长了流浪狗数量的上升,事实上,只要给狗注射弓形虫疫苗,就不会有任何问题;狗肉节不仅使得对狗的非法捕杀肆虐,也促进了某些疾病的传播。
霏霏老师不想过多探讨这个问题,我只想说,无论文化带给我们看事物的角度如何,我们还是可以看在这些动物高颜值的份上,对它们充满怜惜,不离不弃。
微信“扫一扫”,考试资讯早知道。真题机经、考前预测、精准题库、地道解析,应有尽有。
关注“新通学霸团”回复“姓名+电话”即享20元话费。
如有疑问,欢迎联系在线老师,或拨打新通教育免费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