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虞老师比较了斯巴达和日本两个尚武精神卓著的民族和电影中的狼人形象,这些古代战争历史都是雅思考试中的可能考到的话题哦,希望大家养成在生活中多积累雅思素材的习惯,在雅思口语或写作考试中能用得上哦。
辉煌与蛮横——历史的误会:伯罗奔尼撒战争终章
上周,虞老师比较了斯巴达和日本两个尚武精神卓著的民族和电影中的狼人形象,看看谁才是最凶悍勇猛的种族。通过王者、男性、女性及艺术四方面的比较,结论一目了然……关注最下方公众微信号回复“狼人”即可知道答案!
人类史上最多艺术家和哲学家齐聚的雅典和勇武无双的斯巴达,在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这个狭小的时空舞台上相遇,注定要决定西方文明在今后历史舞台上的走向……本期,虞老师就给你讲讲这宿命的相遇,华丽撞击热血!
P.S.关注最下方的公众微信号,就能得到虞老师精心写就的托福独立写作范文。欢迎大家在“新通学霸团“微信号随时对《虞说》之西方战史和托福机经写作提出批评指正!
辉煌与蛮横——历史的误会
——伯罗奔尼撒战争终章
终于不得不讲结尾。其实战争的过程是一场长久的角力和无聊的互相攻伐。如果我将时间表和战争过程在此一一列举,相信大家不会有什么兴趣。总之是雅典人擅长海战,而斯巴达人擅长陆上攻伐。雅典人仗着自己背后丰厚的提洛同盟盟金(建立于希波战争期间的,由盟国自愿向雅典提供的贡金,用于加强海军,提防波斯入侵)、强大的海上舰队和活跃的市民经济自以为稳操胜券。而斯巴达人则相信荒野和猛兽的摧残也无法战胜他们坚韧的意志力。
最后,你一拳我一脚,在血战中双方互有胜负。直至希波战争中的老朋友波斯帝国提供资金给斯巴达打造强大的舰队,才使战争均势得到了逆转。公元前405年,当老牌海上霸主雅典在海战中输于斯巴达舰队时,战争终于以雅典的失败而告终。
传统的教科书总是反复告诉我们,这场战争是民主的雅典输给了寡头统治的斯巴达,是民主制度黯然陨落的一场悲剧。这种说法要是说给当时双方的同盟国听,恐怕没人会理你。因为号称民主的雅典在内部的确给了公民极大的权利和经济福利。但在之前的专栏中我也曾提到,雅典的高度繁荣离不开提洛同盟的盟金,或者说是其同盟国的贡金。若说雅典受益于这一大笔源源不断的款项,自然是没有问题。可其他盟国呢?为了雅典一地的繁荣,他们付出的代价是持续不断地被吸食经济血脉,得到的则是雅典给与的安全承诺。说这是民主国家向盟国收取“保护费“,不过分吧?
而以斯巴达为核心建立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则没有这样的盟金制度。尽管在商业利益上,在各盟国内,斯巴达贵族也拥有不少优势和好处,但毕竟不是赤裸裸的胁迫和打劫。我们之前也曾说过,斯巴达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是战事不断,但都规模不大。为了控制自己的规模,斯巴达还在自行抑制人口,将孱弱的新生儿抛诸荒野。就像狼群一般,斯巴达人看似凶悍,却不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过大的损伤。
而事实上,斯巴达在这场战争中,也多次扮演过息事宁人的角色。在开战前,斯巴达曾三度派使节前往雅典,要求其稍抑锋芒,不要过多干预双方盟国间小范围的冲突,让小势力之间自行消长。而耀眼夺目的伯里克利却无法接受这样的外交请求,认为扮演国际警察的角色乃是雅典的本职工作。
而在公元前431年到前422年,战火一直持续了10年后,双方都意识到了战争的残酷,于是乎成功签订了停战50年的《尼西阿斯和约》。最终依然是雅典的主战派撕毁合约,主动宣战,才逼着斯巴达人低下高贵的头颅,在希腊世界外与富庶的波斯帝国握手言和。
这是一场由貌似温和的人一路挑衅而开始的战争,也是一场负有强横之名的人被动接下的战争。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即便最后获胜,那也不是斯巴达人想要的胜利。更令人惊异的是,斯巴达人在一路高歌猛进才取得艰苦胜利的同时,宣扬的口号一直是“解放希腊”。而这样的口号也曾一度在提洛同盟中掀起针对雅典的暴动。战争的是非曲直,由此可见一斑。
对于这一场交战双方实力消耗殆尽,最终因外来势力的介入才宣告终结的战争,我相信评论应力图避免简单化,逃离教条主义的窠臼。不要谈什么先进制度陷落于落后制度,不要说什么旧势力的反扑。
借用两千多年后胡适先生的一句话来讲:评价这场战争,我们应该“少谈些主义,多解决些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就是:是什么使得雅典最终众叛亲离?对于这个原因,我想借用《资治通鉴》里评价姜维的一句话来送给辉煌的雅典:“兵不戢, 必自焚”。从本质上来讲,你们没有败给瘟疫,也没有败给斯巴达,而是败给了骄傲的自己。
微信“扫一扫”,考试资讯早知道。真题机经、考前预测、精准题库、地道解析,应有尽有。
关注“新通学霸团”回复“姓名+电话”即享20元话费。
获取更多GRE词汇,欢迎联系在线老师,或拨打新通教育免费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