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通留学
菜单

托福听力出题原则讲解

2016-01-25

栏目:考培资讯

人喜欢

导语:

想要托福听力拿到高分,那么托福听力出题的十三原则你不可不知道。

托福听力托福出题托福考试

 托福听力是大家公认的托福高分路上的拦路虎。如何做题、如何拿高分,成为让广大学子抓耳挠腮的一个问题。我们常说: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能站在出题者的角度来考虑,什么地方可以出题,什么内容不会出题,再回到考生的角度去做题,这样是否会轻松一些呢?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主要就讨论一下托福听力的出题原则。

总结来说,托福听力的出题原则一共有13个,我称其为“十三太保”。很多同学之所以托福听力得分低就是因为不会做笔记,掌握了“十三太保”最直接的利处便是帮助我们合理的记笔记,把握住可能的考点,从而提高答题的正确率。既然出题原则如此重要,接下来就让我们逐一的来解析它们,好让拦路虎变成“纸老虎”。

“十三太保”首当其中的便是顺序原则,这意味着托福听力是按照文章顺序出题的。简单来说,如果第一题在文章第二段,那么第二题的考点一定在第一题的出题点之后,在第三题的出题点之前。这个原则似乎很好理解,但也存在一些例外的情况,也就是说,有些题型它并不符合顺序原则。第一类是配对题,选项提供给你来自文章不同部分的信息,让你放到对应的位置;第二类是排序题,选项同样也是选自文章的不同部分,要求考生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第三类是多选题;选项的答案往往散布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之中,自然没有顺序可循;最后一类是回放题,回放的原文可能选自文章的任何一个地方,但题目的顺序往往是放在最后。这四种题型排除在外,其他的题目都是符合顺序原则的。

第二个和第三个原则分别是开头原则和结尾原则,顾名思义,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往往都会有考题出现。我们知道,托福听力每篇文章的第一题都是主旨题,而外国人的行文方式是总分原则,于是这开头原则对应的往往都是第一题的主旨题。而结尾原则对应的题型灵活得多,有可能是回放题,也有可能是细节题,不管出什么题型,结尾部分要出题这一点是确定的。

第四个原则是举例原则,一个十分常考,也比较容易把握的原则。具体处理方法是在文章当中出现表示举例的信号词(常见的有:for example/instance, such as, like, etc.)时,在笔记中用e.g.符号表示,然后记下举例的对象即可,腾出心神来听懂例子的内容(简记:记对象,听内容)。具体来说,举例原则往往考查两方面,一是例子功能;二是例子内容。相较于篇幅较短的例子,通常考查举例的功能,也就是例子所在段落的主旨;而相对篇幅较长的举例,往往会考查教授在谈论这个例子时提到的具体内容。

第五个原则是问答原则,问答可分为“问”和“答”两个部分,“问”,往往是引出下一段,常考回放题,因此我们要关注“问”的部分;同时,文章当中的问题,很有可能变成题目的问题,因而我们同样需要关注问题的答案是什么。针对这一原则我们在听的过程中需要关注表示疑问的词,托福听力常考的是提问原因(Why)、方式(How)和内容(What)的问题,很少涉及到谁(Who)和哪里(Where)这样的细节问题。

第六个原则是因果原则,同样可细分为“因”和“果”两方面。在听力过程中,我们既要关注表示原因的信号词(如because, as, since, etc.),通常题目会问Why…;也要关注表示总结/推论的信号词(如therefore, so, thus,etc.),通常题目会问What…。托福考试考的就是逻辑,而因果关系是捋顺逻辑至关重要的原则,自然不容忽视。

第七个原则是转折原则。比如说你想要跟朋友借钱,你问他:你身上有100块可以借我吗?你朋友回答说:我钱包里有200块,但我自己要用。在这个对话里的重点是200块钱,还是“但”后面的信息。很显然,“但”后面的信息往往是真正的重点所在,托福听力也不例外,文章中常见的信号词是however, but等。值得我们去关注的,永远是but之后的信息,而非其之前的。

第八个原则是强调原则,除了要注意听那些明显表示强调的信号词(如the most important, significant, essential, vital, key point, etc.),我们还要关注同样表示强调的重读、停顿等。之所以强调,就是因重要,既然重要,那便很可能会考到,有备则无患。

第九个原则是比较原则,即文章中出现了比较的地方可能会出考题。托福听力常见整体是比较结构的文章,也不乏在梳理思路时用到对比,这种情况下往往会考配对题,要求学生将对比之中的信息正确的归到相应的对象。

第十个原则是并列原则,常见整体是并列结构的听力文章,如某一现象的若干成因或某一原则的各个组成部分。此原则对应的通常是宏观的多选题或者是具体到每一个分论点的细节题。
第十一个原则是态度原则,其提示信号常常表现为说话者的语音、语调,表示肯定、否定、不确定以及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动词和形容词。常见的是教授在互动中纠正学生的错误,此处常考回放题。

最后两个原则分别是人名原则和术语原则,这两个原则可以理解为当文章中提到某个人名或某个术语,一定是有意而为之。对于人名,常见于艺术类的文章中考查此人的风格流派和作品成就;而对于术语,常见于各个学科考查对于该术语的理解。托福听力文章中的人名和术语往往生僻,无法完全正确的记下来,但因为重要在笔记中又必须要记。此时处理方式有三种:一是按照它的发音记下这个词,不去管它是否精准,只要自己能辨识就可以;二是单词如果太长就可以取前面几个字母做简写,节约时间也容易辨别;三则用大写的首字母来标记,腾出时间来理解后面对于这个词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熟悉并掌握好这十三个出题原则,在练习TPO时将其运用到笔记当中的同时在做题时反复验证,考生将对这十三个原则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能更好的运用。有了“十三太保”的保驾护航,相信考生们在考试中必将有所精进。

 

指导老师

喻慧娟
姓    名:喻慧娟
所在地点: 宁波市海曙区冷静街8号银亿时代广场15层(月湖盛园对面)
擅长课程: 雅思,托福,SAT
联系电话:0574-8723 8228电子邮箱:avayu@shinyway

名师简介

香港城市大学营销传播专业硕士,专注实用英语文法及传媒语言研究,曾获ICA国际传播学会最佳论文奖。曾任第55届亚太影展马来西亚代表团PR。
主授科目:雅思听力,托福听力,雅思写作,托福写作
授课风格:旁证博引,思路清晰
学员评价:风趣,高效,责任心强

 

定制备考方案
获取备考方案
语言成绩不好如何进阶-WAP-全站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