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外语学校的顾访华老师为各位考生分享了GMAT逻辑削弱题中的“他因”,供GMAT考生学习参考。
逻辑题,就像榴莲,有人爱有人恨,且爱的人爱得深,恨的人恨得透。爱的人从逻辑题中获得前所未有的推理的快感,仿佛在破解一个个迷宫,绕来绕去终于绕出来了,便长舒一口气,欣赏胸中累积的信心,享受征服难题的荣耀;恨的人其心智和精神在一个个红叉之后渐渐堕落,最终让位于怀疑和胆怯,做一题怕一题,直到谈虎色变。
GMAT Verbal下的Critical Reasoning,字面理解为“批判性推理”:推理当然就指由一点推出另一点,而这个推理还必须具有批判性。什么叫具有批判性?举个例子——“我哥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姑娘,等我长大我肯定也能!”如果你觉得讲话这人可能在异想天开,或者你能看出这儿前半句不一定能得到后半句,那就说明你是具有批判性的。这“我”不见得跟他哥运气一样好吧?这“我”可能歪瓜裂枣比不上他那英俊潇洒的哥吧?这“我”要是个女娃咋办呢?你要能这么想,那你就具备做逻辑题的资格。
有一类考生其实是很爱逻辑题的,但在GMAT中他们爱不起——英文看不懂。每次有人给他们翻译成中文他们就来劲了,而且不管什么题型,答案准确率都特别高。这类考生所占比例不在少数。所以我个人觉得,做GMAT逻辑题,阅读水平起了相当大的作用。逻辑思维、题型处理和小技巧在学完一轮课后基本能够掌握,但读不读得懂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考生首先去积累词汇,其次是多做长句翻译。我建议平时做逻辑作业时,除了选出答案,也需要把题干和选项认真翻译成中文。
介绍了以上的基本信息之后,我们来聊聊占据逻辑题快半壁江山的weaken题,即削弱。推理即由前提(Premise)得到结论(Conclusion),而削弱题要求我们选一个选项,若该选项为真(true),则会对题面上P?C这个推理产生“质疑效果”,让其不那么合乎逻辑。举个例子:
小明在教室踢足球,教室窗户玻璃坏了,因此窗户玻璃是小明踢足球弄坏的。
这个例子的P?C可以简化为:小明踢足球?玻璃坏。
现在我来造一个选项,可以削弱以上推理:小明在教室踢足球时小刚在教室打篮球。因为通过这个选项,我们有理由推断玻璃弄坏有可能是小刚的原因,于是就对题面的P?C产生了质疑。
这儿就引出了逻辑削弱题的一种出题典型——“他因”,即存在其他的原因或前提得到相同结果。请看OG 13th 37:
In the last decade there has been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coffee consumption. During this same time, there has been increasing publicity about the adverse long-term effects on health of the caffeine in coffee. Therefore, the decrease in coffee consumption must have been caused by consumers’ awareness of the harmful effects of caffein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f true, most seriously calls into question the explanation above?
(A) On average, people consume 30 percent less coffee today than they did 10 years ago.
(B) Heavy coffee drinkers may have mild withdrawal symptoms, such as headaches, for a day or so after significantly decreasing their coffee consumption.
(C) Sales of specialty types of coffee have held steady as sales of regular brands have declined.
(D) The consumption of fruit juices and caffeine-free herbal teas has increased over the past decade.
(E) Coffee prices increased steadily in the past decade because of unusually severe frosts in coffee-growing nations.
这题的句子不难看懂,我们很容易得知题面上的P?C关系可简化为:
Publicity/awareness of unhealthy effects?coffee consumption decrease
(A) 平均来讲,人们现在比10年前消耗的咖啡少30%
(B) 喝咖啡比较多的人在他们刚开始明显减少喝咖啡的量的时候可能有一些头疼一类症状
(C) 在普通咖啡销量下降的时候,一些特殊种类的咖啡的销量仍然保持稳定
(D) 在过去的十年里面,果汁和无咖啡因的茶的消费增加了
(E) 由于过去的十年里面种植地严重的霜冻,咖啡的价格持续上涨
选项A为纯粹在细化减少的量,并未涉及推理本身。
选项B为无关项。
选项C似乎让人感觉咖啡销量下降是因为咖啡种类的问题,而不是人们的观念改变了,我们先留着。
选项D似乎让人感觉咖啡销量下降是因为果汁和无咖啡因的茶的消费增多,也先留着。
选项E似乎让人感觉咖啡销量下降是因为价格变高了。
看到这儿,我们手头上留下了三个选项。生手可能会说这三个不都对吗?我怎么选啊?请擦亮眼睛,看清楚这句话:Which of the following, if true, most seriously calls into question the explanation above? 这没有发现这个 ”most” 躲在句中?请记住,我们做逻辑题时,始终要的是最优选项。这个“最优”,在这儿指的是削弱得最直接、程度最深、最无法反驳。
据此,选项D一般得最先排除了,因为相比而言它新加了“果汁和无咖啡因的茶”,这两者的销量增多和咖啡销量下降已经隔了一条大河,是我们自身的“推断”——大家都跑去喝那个不去喝咖啡了——搭建起了小桥,使它变得sensible。也就是说,果汁和无咖啡因的茶其销量上升并不一定导致咖啡销量下降,他们可以共生,并不是非此即彼。
选项C和E非常难抉择,不过我们可以举反例或极端例子。假如选项C中所谓的特殊种类的咖啡(specialty types of coffee)并非是低咖啡因或无咖啡因咖啡,而只是由于品牌、产地、珍稀程度而造就这个所谓的“特殊”, 那么选项C就表明这个富含咖啡因的咖啡还是保持着销售势头,亦即咖啡因并未导致销量下降,于是选项C就不能驳倒题面P?C这个推断了。而选项E中价格上升导致销量下降,这就是一个不必引入自身推断的最最直接的削弱。
削弱题当然还有其他出题原则存在,所以也有对应的解题思路,只是“他因”是其中最最典型做起来也最有意思的一种。看到削弱题可以先快速浏览“他因”选项,在往其他思路去考虑。
教育背景:浙江大学、雅思听力满分、英语专业八级。
教授科目:雅思/托福听力,英华/英国高中数学、物理,新概念。
授课风格:能针对每个学生的弱点提供有效的进步方法,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学员评价:老师能尽量去了解每个学生的问题,并提供一定的方法、技巧来改善或绕过这些问题,这对刚接触考试的同学来说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