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同学在雅思口语考试的时候与考官对答如流,谈天说地,自己觉得发挥的并不差,辛辛苦苦练习的内容都派上了用场,可是成绩出来的时候,还是倍受打击,累觉不爱。其实,我们仔细回顾一下,在练习的过程当中有没有纠正自己的一些小错误,小错不断往往可以让我们被扣掉许多分数,毕竟我们母语和英语时存在许多差别的,下面总结了一些常见的口语小错误,希望给同学们提个醒,学习还是要细心的。
1. 忽视正确的口语发音
口语发音的失误往往会导致考官confused你在说的内容,比如一些词的读音让考官很摸不到头脑,而这样考官便会把分数扣掉。记得之前Part1话题是snack,偏偏许多同学分不清snack和snake的发音,一张嘴就是 I like snake, 考官不禁心中一震,为什么这个同学喜欢“吃蛇”作为零食呢?还有些南方的同学n和l真的是分不开,snack还可能读成slack,考官听了就是在听他说“我是个懒散的人”。
所以大家练习时候一定要纠音,比如,听例句,听词典真人发音,实在练不好的词,可以换同义词或者其他表达方式,避开自己的弱项,这样才能克服问题。
2. 名词单复数搭配问题
很多同学觉得语速快些就会显得更棒,但是有时就会忽略名词复数形式,张嘴就是many car is on the road或者people is nice in my city,真的不能再因为这些扣分了,分数这样扣掉很可惜。说“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要用单数child。所以大家可以记一些常用搭配,还有就是说话速度慢一些,尤其要说到单复数名词的时候。
3. 介词乱穿插问题
正确的是I go there,偏偏说成I go to there, 考官只有无奈了。而经常容易忘的还有,go home,不是go to home,因为home作为地点副词,副词跟介词是不能同时出现的,所以可以说I go back home,但不可以加to,这些小错误同学们要及时改正,或者直接记成固定搭配。我们考口语的时候考官招呼我们进考场都会说“come on in”。这里in只是跟come on连接,就是说“过来,来考场里面!”那么大家平时还是要多积累这些固定介词的表达。
4. 问题句型乱搭配
There be句型是我们常用的句型之一,但是在授课过程当中,发现许多同学会受汉语的思维影响,随口就说出There have这种句子,而且很普遍,希望同学们拿出十二分的注意,There be和have都是“有”的意思,但是不能重复用,切记。
5. 谓语动词改头换面
句子中谓语应该是动词,但是仍有学生练习的时候,经常随口就说出I swimming in the sea,然而这个句子并没有谓语动词,所以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句子,同学们一定要切记,不要随便说doing,这种类似的动词错误要避免。
6. 反复重复一句话
有的同学词汇匮乏,在口语考试的时候会词穷,然而就重复出现那些被用了很多的简单词汇,比如, beautiful, like, interesting, useful, funny, I think, because都成为了被滥用的词,会让考官觉得我们的口语水平就只能停留在5。所以大家在备考雅思口语考试的时候,词汇一定是基础,总共十五分钟左右的口语考试,不能出现某一表达重复多次。千篇一律地重复使用同一个词或词组句型是口语最大的障碍之一。比如,回答trees的问题,I think, it's important to plant trees because they could purify the air and help to prevent the sandstorm. I think our life is better and I think we can have trees for shade in summer.这是一个口语基础不错的学生的答题示范, 句子本身可以非常出彩,但就是因为反复出现“I think”,使得考官期待值降低,印象打折。
了解更多雅思考试,雅思备考技巧,咨询免费电话:400-618-0272,或者【点击在线咨询】,我们会有资深老师为您解答。
热门推荐:
新通教育西安雅思讲师,主要教授雅思托福口语、雅思听力、英语语音语调课程、美国高中生面试辅导、美国校园生存英语及美国面签VISA Questions辅导。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曾担任XIBF西安商务论坛随行翻译,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大学组分赛区二等奖。主张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针对学生特点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获得成绩要求。授课风格耐心,细致,结合“一口气”训练法,改变哑巴英语学习习惯。并关注学生反馈,不断鼓励学生突破自己,号称“励志哥”。 教学格言Teaching motto:What hurts more, the pain of hard work or the pain of regret?
本文系新通教育独家稿件,版权为新通教育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保持原文完整,并注明作者和出处“新通教育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