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格其实对于大家来说,不管是在阅读还是在写作当中,都算是比较熟悉的。尽管都属于雅思表格题,但不同科目的做题方式还是有些不同的。今天我们以剑12T6的27-31的表格题来让大家了解一下雅思表格题要怎么做。
我无论是考试还是做题的时候都是按照总体细节性题型--总结性题型这个顺序来的。同时我会把细节性题型都分类,从简单的到比较难的。我也会当作是相对比较简单的细节题来做(跟流程图和图表题一样)。表格其实对于大家来说,不管是在阅读还是在写作当中,都算是比较熟悉的。尽管都属于,但不同科目的做题方式还是有些不同的。今天我们以剑12T6的27-31的表格题来让大家了解一下表格要怎么做。这一篇的表格是在P3的,所以难度还是有的。
在做表格之前,我们需要完整查看表格的内容。一般来说,表格都是有一个小标题,可以帮助我们缩小一下扫读的范围;
除了看小标题以外,表格的横向和纵向也要看,一般来说要定位2-3个item(就是最左边那列东西),以及它们相关的性质。一般可以逐个item去完成题目。
这篇题目没有小标题,只有横向的两个item, 一个是test, 一个是findings. 所以我们能够知道,讲的是实验以及实验的结果。那么结果肯定是在实验的内容当中的,因此,我们要先确认每一个实验的定位(比如说从哪里开始讲到这个实验),然后再去找结果。题目要求记得也要注意。
第一个实验
先看第一个实验。T27,观察了Russian-English双语人群的什么东西,当他们被问及去选择某些物体的时候,填的是名词;画的关键词是Russain-English, select certain objects. T28,结果是:这些双语人群同时涉及到两种语言,这种机制叫做什么,填的是名词。之前有提到过,题目如果有…known as…/… called…,很多时候都是我们一些不认识的名词,比如大写的,或者是专有名词。
那么现在接下来我们就去定位一下这个实验。这个表格题是文章的第一个题型,所以我们优先从文章的开头去扫读定位。要注意的是,这篇是第三篇文章,有可能每个题型的范围是涉及到文章大部分范围的,所以扫读定位的时候,如果觉得在小范围里面怎么都定位不了,可以把目光放远点,放心往后扫读。
我们直接定位Russian-English,是在B段的倒数第五行开始。从这里开始把剩下的内容读完,很快可以发现,在具体描述实验的过程是怎样的。但是T27、28的答案找不出来。很多同学会选择继续往下一段去扫读,但是也发现接下来的内容不再是讲这个实验内容了,所以我们可以回过头把前面的一些内容再扫读。
这一段段首开始扫读,会看到前面几行是一些例子,具体是解释段首句的内容。到了中间,for bilingual people, this activation is not limited to a single language; auditory input activates corresponding words regardless of the language to which they belong. Some of the most compelling evidence for this phenomenon, called ‘language co-activation’, comes from studying eye movements. 接下去就是我们刚刚定位的地方。所以后面的实验过程是解释这两句话的,那这个是观察实验对象的什么东西呢,就是eye movements. 这种机制叫做什么呢,就是language co-activation.
难点解析
这里有一个表格题的难点:很死板地把关于一个东西的每个部分都分开。
比如在这道题中,实验以及实验结果是分开的。但是在文章当中,特别是在P3的难度当中,关于一个项目(比如说一个实验,一个研究)的东西都是融合在一起,而且很多时候不是按照顺序出现的。
但是只要你能定位到这个项目的相关内容,能搞懂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加上分析句子的能力,做题就不会有问题。另外一个地方就是,很多段落先讲一些抽象的,概括的内容,后面再通过举例子来说明情况,所以想要知道这些例子说明什么,要回到例子前面的句子去看下。
第二个实验
那我们接着看第二个实验。T29,一个实验的名字叫什么,填的是名词,是关于命名颜色,画的关键词就是naming colors. T30,实验结果是,双语人群更加能处理一些涉及到什么技巧的任务,画的关键词是more, handle tasks, skill. 直接扫读定位naming colors, 是在C段的第八行。从这里开始把完整的一句话看完:In the classic Stroop Task, people see a word and are asked to name the colour of the word’s font. 所以T29实验名字就出来了,是Stroop Task.
那么继续往下看关于命名颜色的实验内容,一直到倒数第五行为止。因为倒数第五行开始是讲另一个关于switching tasks的实验。读完相关的这些内容,只有最后一句提到了双语人群怎么样:Bilingual people often excel at tasks such as this, which tap into the ability to ignore competing perceptual information and focus on the relevant aspects of the input. 但是还没有提到说什么技巧的任务,所以,我们这时候可以回到这个实验的前面去找,看下这个实验内容是想说明什么东西。
就在我们刚才定位name color前面的那句话:For this reason, bilingual people perform better on tasks that require conflict management. 这里才说到了,双语人群在一些需要冲突管理的任务上表现的更好,所以T30填的是conflict management.
可能有些同学会问,为什么不接着往前看呢,怎么确定答案就是在这句话当中呢?因为这句话的开头是for this reason, 所以就知道前面是解释由于怎么样的原因,双语人群才有这样的能力。所以这句话才是重点要看的,因为我们需要找的是结果。
第三个实验
接下来看第三个实验,实验是关于switching between tasks,这个我们刚才在做第二个实验的时候已经定位到了。T31,实验结果是当策略变化时,双语人群有出众的什么东西,填的是名词,画的关键词是changing strategies, superior。
我们就从刚才定位的地方继续读,到最后的这句话出现了实验的结果:…they do so more quickly than monolingual people, reflecting better cognitive control when having to make rapid changes of strategy. 答案很明显就出来了,填的是cognitive control.
这是一个相对有点难的表格题,如果这篇没问题的话,那么做P1和P2的表格都会很快上手啦!大家可以看完解析后,赶紧练习一下剑桥系列的其他表格题哦。
看完这些假如你还有疑问,不妨点击下面图标,与在线教师单独沟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