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渊-新通外语校长,拥有近十年出国考试教学经验,逻辑性强、思维敏捷,学术功底深厚。教出了上百名雅思、托福、SAT等高分学生,帮助他们进入澳英美等国名校。
SAT 全称为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中文名称为“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由美国大学委员会主办,俗称“美国高考”。SAT成绩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名校学习及获得奖学金的重要参考。
区别于其他语言类考试,SAT更加侧重对学生逻辑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研究表明,SAT跟大一大二的GPA成绩,跟大学毕业后第1年和第2年的收入存在强相关关系。
一、2013年SAT考情分析
刚刚结束的5月的考试整体难度、命题思路和风格延续以往,考生仍然应该一如既往的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加强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二、 SAT 备考策略
1)攻克词汇,夯实基础
考生中流传着一种说法:SAT is a prison and only vocabulary is the key to open it. 要想在SAT考试中获得理想的分数,词汇量是第一关。众所周知,申请美国大学的有效SAT成绩为1800分以上,词汇量要达到8000到10000个。而要想申请更好的美国大学,SAT成绩要在2000分(一般托福100分的同学经过3个月的脱产培训能够达到),词汇量要12000个以上。
具体来讲,SAT词汇可以分为基础词汇(如television/frustrate/inherent),专门词汇(如herbivore/fungi/Homo sapiens)和高频词汇(如indifferent/contemporaries/course)。
从复习材料来讲,可以先从托福词汇书入手,推荐TOEFL词汇或大学英语六级词汇(核心词汇基本相同)。在熟练掌握托福词汇的基础上,要重点学习的就是《SAT官方指南》,然后是《BARRON 3500》。学有余力的同学最后可以适当背一下GRE词汇。
硬啃词汇绝对是吃力不讨好的笨方法,其实只要摸透规律,掌握上万个单词不在话下。建议同学们抽空去参加本周六13:20的《IELTS/TOEFL/SAT考情发布会》(曙光路73号浙图2楼报告厅),词汇记忆专家、海归北美名师陈少清会有非常清晰、详细的讲解。
2)加大输入,提升技能
美国高中生到了12年级(相当于国内高三),大概都已经有了几千小时的课外阅读量,而中国高中生真正意义上的英文阅读量一般不会超过200小时。
建议在备考SAT时,除了训练和研究OG和真题之外,阅读原版英文材料大有裨益。原版报刊如《Economist》、《New York Times》、《Washington Post》等;英文原著可以选取一些相对简单的作为入门,比如《The Old Man and the Sea》、《Bible》(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该版本不是太难,高一高二的学生都能阅读);如果想进一步挑战,推荐《Pride and Prejudice》、《The Great Gatsby》。
3) 拓展视野,锤炼思维
《2012中国SAT年度报告》研究数据显示:学生使用英文完成SAT考试题目比用中文母语答题的成功率平均低40%。然而,随着题目难度的增加,语言所占比重逐步减小。在最高难度等级的题目中,能力和语言的占比约为8:1。1900分以下,SAT考的是语言能力,而在1900分以上,考的是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在人文科学领域应用非常广泛,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因此SAT备考中扩大阅读量,接触西方原著和培养人文素养至关重要。传统的东方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更为讲求和谐、秩序,重视权威,较少的要求学生反思、挑战和争论。而从SAT写作考试常考的话题“挑战权威”即可看出西方崇尚的价值观。
4) 调整心态,实战演练
最后,在考试前考生要做的就是实战演练,一定要完整的模拟真实考试,做几套甚至十几套模拟题,保持状态的同时做好最后的查漏补缺工作。调整好心态,安排好行程,充满自信的走向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