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专业美国博士学位美国博士专业
很多在美国留学的小伙伴们觉得现如今社会压力大,一边思索着读个博士学位提高竞争力,一边又担心博士学历高不好就业,而且一旦投入精力便是五年不止,本文为大家分析了当下美国各个博士方向的收入及工作满意度,希望对各位有读博意向的朋友有所帮助。
>>>测录取率
首先,在美国读博士,前两年依然要上必修课,修完后再参加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Doctoral Qualifying Examination)。通过考试后才有资格继续做研究、写论文。通常来说,选择读博的学生,一定要对某一领域的某个问题有极大热情,如果不是,就不要读博了,也不用瞎操心博士就业什么的。>>>如有疑问请点击此处在线咨询
至于说到投资博士学位的回报,根据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数据分析,纵观不同方向的博士学位,人文学科类博士的收入可能低于其他领域(工程、艺术、商科、教育等),但人文学科类博士对此满意度并不低(尤其是留在学术界)。这些信息来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今年的调查,分别调查了(2015年获得学位的)全国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持有者的首份工作、工作满意度以及收入情况。
在所调查的人文科学类博士工作满意度总体上较高,有88%的人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或“比较”满意;而留在学术领域的人文科学类博士满意度高达91%,艺术学科类博士在学术领域满意度最低,只有80%;在非学术领域就业的博士中,人文学科工作满意度最低,只有80%,而艺术学科则接近99%,教育学博士的工作满意度不管是在学术领域还是非学术领域都在90%以上。
>>>预约咨询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华盛顿办事处的Robert Townsend表示,作为一个为促进职业多样性而努力的人,这种现象“有点令人失望”。由于调查样本规模太大,他和同事无法分析出人文学科类博士在学术领域与非学术领域对工作满意度产生如此差距的原因。另外,社科类、生命科学、物理科学类博士的工作满意度并没有产生太大差距。
该调查还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在2015年,有超过56%的人文科学类博士在大学工作。相对而言,在其他领域,只有29%的博士选择教学作为主要职业。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学是“有利可图的”。在所有调查的博士中,人文科学类博士的年收入中位数最低,为77000美元(不包括艺术博士,因为样本较小,收入中位数无法统计),博士学位持有者的平均收入为99,000美元。平均收入最高的工科类博士,接近130000美元。另外,性别差距很明显。
>>>预约咨询
根据这份报告数据,从1996年到2006年,新的人文学科类博士比例增加到了近60%,但在接下来的十年里,这一比例急剧下降到41%。2016年,人文学科类博士的比例相对较小,但不断上升——从20年前的4%上升至11%。与自然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同行相比,约76%的美国人文学科类博士学位获得者表示,他们将在学术界工作,要么是全职,要么是兼职教师,要么是行政管理职位。在行为和社会科学领域,2016年进入学术界的比例为54%。在新的工程博士中,这一比例为14%,是被调查领域中比例最小的。即将毕业的人文科学类博士还没有明确找到工作或博士后职位的占所有即将毕业博士生的62%,但这已经是20年来的最低水平了。
Robert Townsend在研究博士学位总体数据情况时,他对人文学科类博士与其他领域同行是否留在教学岗的差距而“着迷”。这些数据显示出一种观点,即人文学科不寻常地将学术领域作为职业首选,造成这一事实的原因可能是收入中位数下降,而且留在学术界满意度也较高。
在人文学科的硕士学位持有者中,有37%的人从事教学工作。除教学外,人文学科硕士生的最大比例为11%,从事管理工作。他们的全职收入中位数是58000美元。这比艺术和教育学位持有者要高,但比硕士学位持有者在各个领域的年收入中值要低1.7万美元。
在拥有人文学科硕士学位的人中,约88%的人表示工作满意,这一比例高于商科学位持有者,但略低于其他领域几个百分点。其中,工作地点、晋升机会、对社会的贡献是令这些人文主义工作者满意度较高的原因,尽管薪酬和福利并没有其他领域好。
你读的什么专业?有考虑过继续读博吗?希望阅读完本文后能给各位有读博意向的小伙伴们一些帮助,如有其他疑问,欢迎点击下方链接在线咨询或预约咨询,将有专业老师为你解答。
>>>预约咨询
了解更多留学信息,欢迎拨打新通教育免费热线电话:400-618-0271
大家都在看
选校方案咨询
个人选校方案1小时咨询服务
目标院校定位咨询
结合你的个人背景和院校实际录取要求,提供目标院校定位咨询
申请时间和方案规划
根据个人时间和学业安排,提供合理的申请时间规划,并定制入学申请方案
预约咨询
申请方案咨询
提供1小时的个人留学方案咨询服务,包含:
- 1.适合你的申请时间和方案规划
- 2.匹配个人条件的软实力提升计划
- 3.目标院校和专业方向的选择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