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images/header/search.jpg)
![pic](/public/images/header/close.jpg)
首先,你要搞明白,博士和硕士的差别不仅仅是学历进阶,最大的区别就是:博士是学术导向,硕士既有授课实践导向也有学术导向。如果你不是搞学术的人,而认为本科生可以直接申请美国博士来混一个更高的学历名头,我劝你放弃你的执念。在美国Ph.D.学术圈,毕业并不容易,尽管本科生可以直接申请,但你要我问几年能毕业,我觉得这恐怕得问你自己。
我认识不少Ph.D. student,行走在成为Ph.D. candidate的漫漫长征路上,毕业更是遥遥无期。国内很多本科小朋友,对不起,我要泼冷水了,你还不具备坑完一个Ph.D.的学术热情和学术能力,真要走学术路线,我建议读个research导向的master先。如果是想进入industry,应用为主的master在课程设置上已经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同时,积极利用校友资源去求职,是最高效的途径。
再说说本科生直接申请Ph.D.的难度吧,硬件条件达标是很基础的事情,也就是说GRE 320+, 托福 100+,GPA 3.6,学校并没有小红花给你,也不会给你区别看待,你只是站在了一条很基础很基础的门槛线上。回到上一段,大多数Ph.D.注重学术能力,你在本科期间的paper量,科研经历,牛推份量才是比拼的重点。申请Ph.D.的你哪怕托福飙到了120分,哪怕社团经验开了花,那又如何,你擅长的东西不是人家学校看重的点。搞学术的,就看重学术。
冷水泼到这份上,很多学生是不是觉得自己得放弃申请了?其实不见得,我总觉得中国学生对自己太急了,非要应届就出国,非要在自己各方面条件都没准备好的时候去强申。申请这件事吧,其实就是哪里不好补哪里,也和找对象一样,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适合你的就妥妥的是你的,那些抛弃你的或者你够不着的——真心别强求了。
>>>在线咨询请点击
没有什么学术经历的学生但要申Ph.D.的,我建议是不着急马上出国,继续去联络关系补强paper这块,跟着牛导去实验室做做研究,多多参加会议认识一些牛人教授,多做功课,打磨文书,或者降低自己的选校标准。
或者,先申请master,来到美国后累积经历与资源,再去申请Ph.D. 在美国读研究型硕士,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导师那边缺博士了,会先从学校研究型硕士里面挑选合适人选。
但聪明的同学在详细研究过美国Master和Ph.D.的区别以及明确自己的能力与意向后,可能会发现,自己真正需要的也许就是Master。不要为了学历而读书,镀金说很过时了,真正能热爱学术的人继续大胆申Ph.D.吧,如果你爱学术,美国真的特别适合你。
>>>在线咨询请点击
再说说奖学金,我希望所有学生明白,奖学金是给非常优秀的学生的,学校认为我不能miss掉这个好苗苗,我要给他物质支持与奖励。基于这点,大家在问出——我能否申请到全奖的时候,先看看自己的各方面条件是否超出其他申请者,自己的各方面经历是否有可能包装得超过其他申请者。如果自己的条件处于门槛和平均线上下,那么奖学金这件事我们就不要去过分地思考了。你来自清北,你身边同学都拿奖,这些和你能不能拿都没有关系,心态请摆正。总之,先拿到录取,来到美国后再积极地寻求校内RA/TA机会也是可以的。
对于普通中产阶级来说,支持一个孩子出国留学确实是吃紧的。对于这种家庭,我建议学生不要盲目跟风出国,你需要对家长的资金支持负责,你得考虑如果你以后是回国发展,那么你在国内工作1-3年累积的经验与晋升空间置换成出国学习是否值得,你申请的学校在国内认可度如何,这种认可度能把你放置在怎样的职业起点。如果希望留在美国发展的,你要考虑你通过职业工作签证留下来的几率如何,美国该职业的就业前景和职业缺口如何。教育虽然不是等价的资源替换,但是如果在经济能力有限,而把出国教育当作一笔投资的话,你至少得了解,这投资回报率和风险都在哪里。
推荐阅读:
个人选校方案1小时咨询服务
结合你的个人背景和院校实际录取要求,提供目标院校定位咨询
根据个人时间和学业安排,提供合理的申请时间规划,并定制入学申请方案
预约咨询
提供1小时的个人留学方案咨询服务,包含:
输入个人条件
匹配案例直达全球牛校
本硕留学 定制方案
立减1000-8000元
第46届新通留学国际教育展
请完善个人信息领取教育展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