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短小精悍风吧,谈谈在让人身心交瘁的申请季,怎么样做一个人性化的申请者。
这里说心力交瘁,可不仅仅是针对申请者,更是说那些连续好几个月埋在一堆堆申请材料里的招生官大人,苦逼兮兮的招生官大人。
招生官本来审核那些必须提交的材料就已经老眼昏花了,但我们很多申请者却非要提交一些自以为价值连城的额外材料(当然人家也不一定就看),这么做,无疑会增加招生官的工作量,一言以蔽之,这就不是个很人性化的做法。
所以,我一直以来的原则就是,人家让你提交什么你就提交什么,任何额外的材料都有可能导致招生官的反感:他们的直线思维是,难道你们没有看懂我们的申请要求吗?
美本申请的绝大部分学校必须提交的材料包括:9-12年级成绩单、2-3封推荐信、标化成绩、申请文书以及申请表格(表格里面包含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活动列表以等)等等。
但很多家长和学生会认为我拿了奖,我做的活动有照片视频证书等材料,或者我有乐器体育绘画等才能,难道我不应该整理一份详细的资料邮寄给招生办以证明真实性吗?
我们先不谈美国大学的官方要求和政策,我们自己先用common sense想一下大学会看么?2019年康奈尔收到的申请数量是51000多,加州伯克利是接近90000份,纽约大学大约85000份,UCLA达到110000人多,你想想招生办就那么几个人,还能有时间看额外材料?
我的观点是:除非大学规定特定专业必须提交作品集以外(如艺术建筑音乐电影舞蹈等),其它没有要求你提交额外材料的尽量不要提交。
更何况,有些大学就很明确地提出来提交额外材料一定要慎重。
比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官网上明确表明:请慎重决定是否提交额外材料,过多的文件有可能会给你的申请减分,总之,越简单越好!
有的家长又要问了,我参加的活动啊我的爱好特长啊,要不搞点视频照片啊什么的,大学会不会认为我在撒谎啊?
请记住:美国大学的招生遵循的是信任原则,只要你展现出的内容他们认为符合逻辑就是没毛病。
当然,也要记住美国大学招生的另外一个约定俗成,那就是怀疑即弃。什么意思呢?你在文书和表格里展示的东西哪怕是真的,但你没有展现好人家怀疑其真实性了,绝大部分情况人家就认定你在作假了,而不会给你电话请你做出解释。(当然,实际操作中也确实有招办的人向申请者所在学校核实申请者的相关申请内容,我曾有两位学生,最后分别进入普林斯顿和杜克大学,但在申请季,她们的班主任都接到过大学打来的电话或发来邮件咨询相关申请内容。不过,如果大学开始联系你的学校核实你的材料了,那要恭喜你了,你十有八九是要被录取啦。)
所以,我说过,你的材料是否真实很重要,但如何让招生官相信你的材料是真实的更加重要。
我们再看看两大理工学校MIT 和GIT对提交额外简历的看法。GIT明确说了,活动那一块你填3到5个就够啦。但很多申请者说才几个啊,问题是我做过那么多活动啊怎么办啊,那我写个简历吧,但人家明确说了(官网上用的是黑体字):我们不接受简历。
MIT说的很逗比:欢迎你提交简历,但提交简历会减分。原话是:You are welcome to submit a supplemental resume, but submitting a resume instead of filling out our activity list can hurt you (so don’t).
再说说美本申请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推荐信。
美本申请要求的推荐数量是2-3封,1位是学校的求学指导或者班主任教导主任或校长副校长任等有行政头衔的老师,另外1-2位是学科老师。
到底找哪位老师给你写推荐信,我的原则是这个老师是真的了解你的,和你有互动的,而不是非要什么校长之类的高层来给你写。事实上,你找校长写,校长平时和你也没什么交流,大学会怀疑为什么校长要单单给你写推荐信呢。
大学会明确说明要求的推荐信数量,是否接受校外的额外推荐信,请一定要根据要求提交。有的家长认为找一些社会名流写一定会很有帮助,但这很有可能适得其反,首先大学心里很清楚,这些社会名流是不大可能和一个学生有什么深度接触的,其次过多的推荐信会让招生官认为申请者信心不足,试图用推荐的数量来弥补校内推荐信的质量不足。
因此,我们不建议提交额外推荐信,除非大学有明确要求,比如罗切斯特大学明确建议提交额外的家庭成员或者同学的推荐信。这种情况下,这个额外推荐信其实就是必要的推荐信的。
当然,如果目标申请学校的校友的推荐信也许会有点作用。或者你club的教练,比如你在划船方面体现了不凡的成绩和精神,可以找coach给你写推荐信。比如,维克森林大学明确说明,如果某一个申请者有特殊才能(比如音乐或辩论),那相关老师的推荐信会有帮助。
但有的大学明确提出不接受额外推荐信,这种情况下你就是拿到特朗普的推荐信你也别提交。你要跟我抬杠说我真的拿到特朗普的推荐信还真不提交啊,我很认真的说你还真的别提交。我要是招办的人我可能就会发扬下二愣子精神:让你别提交额外推荐信你非要交,你看不懂英文啊,你以为你拿到特朗普推荐信就牛逼啊,他又管不到我们,我还就非把你拒了,我好以后跟人家吹牛,你看看,你看看,当年我在招办的时候,秉公执法铁面无私,美国总统推荐的人我照样把他拒了。哈哈哈,这个牛逼都可以吹一辈子了,你就是再会吹牛逼从内子宫吹到了外太空,你都架不住我吹这个牛啊。
哈哈,开个玩笑,就此打住,免得东拉西扯的毛病又要犯了。
再谈下 defer或waitlist后的人性化做法。
当你被放在候补名单的时候,部分学校会建议你提交额外文书,最新的12年级成绩单,最新的活动或学术成就等,那么也有部分学校会要求你什么材料都不需要提交,只需等待结果。这个时候请一定遵守学校的规则。
比如,纽约大学明确规定不要提交任何材料。伊利诺伊香槟分校明确规定任何额外材料比如推荐信都不会再考虑,面试在我们整个申请中是不接受的。
加州伯克利规定可以接受额外的500字文书,虽然不是必须的,但是能给我们提供给多的信息,但接受提交最新的成绩单。
当然,即使要大学要你提供额外材料,也一定要根据大学指定的方式,避免用私人邮件的方式给招生办发材料,你私人邮件人家,人家还要把你材料汇总到你的档案下面,有的还有附件要先下载,额外增加人家工作量,这种不考虑对方工作量的方式都不是人性化的做法,都会招致人家的反感。
艺术类申请者的作品集要注册该大学指定的网上系统(通常是slide room)建立账号,然后上传到平台上。还有一种是先提交申请,申请提交后会邮件给申请者发送一个链接让你建立账号(portal),该portal是用来track追踪申请材料是全部被招生办收到了,这个portal里面可以上传简历,额外材料等。
不过,由于文理学院申请人数量相对少很多,它们对额外材料的开放度会高很多。但即便如此,如果没有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额外材料,还是建议谨慎提交。
总是,做一个人性化申请者涉及到方方面面,就不一一细谈了。
招生季节,招生官大人本来就累得人仰马翻,你千万不要不懂事额外增加人家的工作量,让人家急火攻心。说到底,人家现在是爷,您得小心伺候着,哈哈。
最后,要说一下,不仅仅是申请季我们要做一个人性化的申请者,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做一个人性化的人。人性化包括很多方面,但其中一个核心应该是: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我这么多年来,很少和人家产生冲突,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绝大部分情况下,我还是能站在他人角度考虑一些问题的。
如果你跟我老张都处不好了,我理解你,我会反思我自己,但也许,您更需要反思(此处应有微信奸笑表情)。
回头一看,好像又没有短小精悍,赶紧就此打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