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留学德国APS
想去德国留学读硕士,必须经过留学的APS审核,APS审核有各个阶段的时间,而这些对于学生的德国留学申请都是有影响的。
一、aps审核时间
1. 准备APS审核材料1-2个月
德国APS审核需要准备的材料繁多复杂。严谨的德国人要求去读硕士的学生从小学的材料开始准备,接下来初中,高中,高考录取花名册,大学在读证明,成绩单等。部分材料需要公证。准备起来是相当费时费力的,准备好之后要进行报名审核,也是比较复杂的工作。
2. 报名APS审核,排队等待2-5个月不等
这个环节让不少同学吃了亏。不了解的同学以为只要报上名就能顺利审核。其实并非如此,因为报名晚而无法赶在学校申请前拿到审核成绩,因为不了解审核排队周期,而错过申请季,或者因为材料不全被审核部退回而要重新排队等待申请等等。在这里澳际留学专家建议同学审核之前进行留学咨询,包括审核过程,注意事项等,咨询澳际留学专家的顾问老师会给同学们十分有效的规划和建议。
3. 一审不成功,等待3个月之后重新参加审核
APS审核十分严格,一审通过率五成左右,个别专业,比如机械等,一审通过率不到40%。一审不通过,3个月以后才可以进行申请二审。这就意味着,大部分同学在审核过程就需要耗费至少半年的时间。可见,时间规划的重要性。
4. 拿到审核成绩,准备申请材料,并进行申请1-2个月
审核之后大约7天左右会拿到审核成绩,然后可以开始进行学校的申请了。选择哪所大学进行申请,都需要哪些申请材料?这些都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准备。此外还有许多申请文书需要精心书写。
5. 等待录取结果,2-4个月
德国大学的录取结果发放时间是不一定的,有的学校会发放的比较早,有的则在入学前不久才发放。所以建议同学们提早进行申请。
6. 办理签证1-2个月
德国留学签证办理周期原则上是4-6周,也就是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左右,但是我们必须在此基础上多进行时间规划,以免任何问题发生占用了时间。
二、什么是德国留学APS审核?
APS是“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处留德人员审核部“的简称,也是由这个机构来具体负责对中国院校学生的审核。简单了解下这个机构的信息。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处留德人员审核部(简称审核部APS)成立于2001年7月,是由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处和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简称DAAD)在北京共同合作成立的服务机构。
审核部是中国学生前往德国留学的大门。当申请人通过了材料审核,并参加审核面谈或者TestAS测试后便可以获得审核证书,该证书是德国高校录取中国学生的前提条件之一。拥有证书即表明该留学申请人所提交的申请材料是真实的,并且在中国大学取得了足够的学习成绩用以申请德国大学。欲将了解更多关于德国留学APS审核。
请注意,德国留学APS审核部不审核来自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学历。
审核部还同奥地利(自2005年初起)和比利时(自2006年底起)展开合作。凡是申请奥地利和比利时的留学申请人同样也需要由审核部进行审核并邀请其参加面谈。申请德国留学的申请人在获得审核部证书和德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可通过审核部递交德国留学签证申请。申请到奥地利和比利时大学留学的申请人则需要直接到相关的大使馆递交签证申请。
审核部最基本的目标是尽可能地简化和透明化中国申请人赴德留学程序,将审核、留学生选拔以及签证申请都集中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简单的程序,提供给广大的留学申请人。
三、APS考试方面的几点误区
1、以“中国应试方式”对待APS
鉴于留德热潮逐年升温,APS考试难度也在逐年增加。APS审核绝不仅仅是中国式的一场考试,它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语言表达,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对于专业知识方面,并不是只是单纯的知识点罗列,更多的是专业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亲身经历过德国高等教育的留学生都很清楚,德国的本科或者硕士课程,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会有大量的实践甚至实习环节,学生有专门的实验课程及实验资源,由几个同学自由组成一组,教授只负责提供一些课题、组织和答疑工作,学期结束的时候需要提供实验成果。这对于适应了国内函授式教学方式的学生,难免水土不服。对于备考APS考试的学生,熟练地口语表达,及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才是重中之重。
2、认为德语应试可以加分
对于APS考试,除德语专业必须以德语应试之外,其它专业考生都可以在英语和德语之间自由选择。很多传言用德语考试会有加分云云,其实完全没有依据。选择一门自己最擅长的语言才最重要。语言只是作为APS审核的工具,以这门语言流利表达出自己的留德动机,专业知识以及今后的时间规划才是审核的目的。
大家都在看
选校方案咨询
个人选校方案1小时咨询服务
目标院校定位咨询
结合你的个人背景和院校实际录取要求,提供目标院校定位咨询
申请时间和方案规划
根据个人时间和学业安排,提供合理的申请时间规划,并定制入学申请方案
预约咨询
申请方案咨询
提供1小时的个人留学方案咨询服务,包含:
- 1.适合你的申请时间和方案规划
- 2.匹配个人条件的软实力提升计划
- 3.目标院校和专业方向的选择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