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实习招生官
科研、实习在留学申请中有多重要?
由于全球疫情影响,哈佛大学官方宣布标化成绩只作为申请的参考指标之一,学校更希望同学们把高中阶段取得的各方面成就展示给招生官,鼓励学生提供可以证明自己学习能力和对未来规划材料。
康奈尔大学宣布将于2022年入学的大一学生在申请时可以不必提供SAT/ACT考试成绩。
伦敦国王学院(KCL) 官网更新录取要求明确表明强烈要求学术活动和社团活动,并同时要求兴趣特长和社工志愿者。
海外学校录取原则不是唯分论,也会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除了标化成绩(GPA、GRE、TOEFL),还要考察学生的软实力,而软实力就指的是能体现个人能力的背景经历,比如科研、实习等。
随着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成为竞争候选人的必备条件,99%以上的申请者都能满足,硬件成绩已经越来越拉不开差距,硬实力的细微差异并非决定因素。专业实践背景就会成为美国学校考察的重点,软实力也成为留学申请的致胜关键。
科研、实习等将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领导力量化,是提升专业背景竞争力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科研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招生官的一次讲座中,有学生提出过这个问题:Is research experience(e.g. work in a university lab and publish an essay) helpful during application?科研经验(例如在大学的实验室工作并发表相关的论文)是否有助于申请?
招生官的回答原话:It can be but is not expected. If you have a passion for a certain subject and have an opportunity to do research then go for. 科研经历会有一些帮助但是并不是一定的。如果你对某个学科充满热情并且有机会做研究,那就去吧。
不过要提醒的是,理工科专业(数学/物理/计算机/机械工程等)文商科(金融、会计、市场营销、商业分析、管理学及国际贸易、社会学、教育学等)的学生,如果想要申请海外知名 院校,或者申请国内保研、考研,学校还是会更注重申请人的科研思维、学术实力和科研背景。与未来导师相匹配的海内外科研经历,发表方向匹配的文章或者拿到业内大佬推荐信,远远要比 GT 成绩和 GPA 重要得多。
而中国学生的特点是高分频出,但创新、思辨能力薄弱,接触优质科研项目的机会也比较少,所以申请前,提升科研思维、学术实习的科研项目成为需求。科研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申请前临时抱佛脚是万万来不及的,因此在校期间就需要跟导师教授做一些项目,完成论文发表等等。
新通案例:
来自太原理工大学的李同学一直致力于材料类的学习,在校期间学习的是材料化学专业,对自己的专业有着非比寻常的热情。已经步入大四的李同学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开始忙于实习和工作,非常向往材料学的深造,因此她向新通进行了英国帝国理工申请的咨询。老师了解到学生专业课程是比较突出的,但是语言成绩(托福成绩)却没有突破百分。可想而知,申请之路还是非常艰难的。学生对学习深造的热情是能打通层层阻碍的。根据学生专业成绩突出的优势,新通的老师们帮助学生整理出一套合理的留学申请规划。学生专业课绩点很高,还有4段锂电池和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相关的研究项目经历,通过科研项目获取到西北大学教授以及山西煤炭研究所的推荐信。在申请递交的文书材料中,侧重于描述学生的研究经历,及在研究经历中自己对锂电池等高端材料的看法及发展方向的思考等,突出学生的科研背景,体现学生的学术实力。虽然申请道路铺满艰难险阻,最终学生获得了帝国理工可持续基础建设高端材料的录取!
参加科研能获得什么?
通过李同学的经历,可以看到科研在留学申请中的巨大帮助。那参加科研究竟能获得什么呢?
1. 通过本校出色教授或者国内外名 校教授指导,能够全方面帮助解决相关科研问题,提高科研素养,提升专业知识能力。
2. 展现学生的学习能力。一份科研项目经历侧面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展示出学业水平有完全有能力去完成学业。
3. 保质的产出。论文和paper的产出不仅仅能助力留学申请,在后续学习以及继续深造都有很大的帮助。除了论文,还有国内外知名 院校教授的推荐信,那么又是一个让招生官眼前一亮的加分项。
4.丰富文书材料。在写文书时,你在科研项目里面的经历、收获与思考都可以让招生官发现你的学术潜力,如同上文的李同学。这也是招生官在看候选人的文书材料时最想看到的内容。
除了科研,实习也能体现软实力,将自身的团队合作、领导力等能力量化!
实习
新通案例:
曾经在伯克利的交换生严同学有话要说,伯克利的经历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回到国内的学校也总是念念不忘,为此,他来新通咨询了伯克利留学申请的咨询。
但由于专业实习经历缺乏,新通老师和伯克利的教授都强烈建议严同学通过实习提升实践技能。我们为严同学匹配了适合的实习项目-IBM的战略分析PTA实习岗位,帮助他实现梦想,重回伯克利读研。
对于李同学来说,“挑战”二字贯穿了申请始末。通过参加实习项目,拿到中信建投量化实习生岗位,李同学在建投的实习过程中完成一个个有挑战的任务,收获颇丰,并成功申请到南加大金融工程专业。
国外大学申请时,通常会要求学生已经对要申请的领域有所了解,掌握一定的实践技巧。 实习的目的就是获取某一领域的实践技能,证明自己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实力。
实习经历可以作为留学文书的重要素材,通过实践展现出的品质、能力、思维,如果合理地体现在文书里,能够非常有效地塑造学生形象,让招生官过目难忘,增加录取率。
通过严同学和李同学的经验来看,商科类专业和人文社科类专业比较适合通过实习来丰盛文书资料。因为商科是比较注重实践的专业,比如我们要申请金融,可以去四大,去资产管理公司,或者去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部实习;而人文社科类的专业可以做些实践活动,比如支教、志愿者或者相关专业公司的实习。
如何理性地选择实习?
实际上,实习这件事,是宁缺毋滥的。对留学申请没有实质性帮助的实习,会大量浪费同学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 针对留学申请而言,实习对你个人阅历的增长不作讨论 ) 。所以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实习岗位,事半功倍。要根据实习的岗位匹配度,实习长度,企业知名度,重要性排序,即:岗位匹配度>实习长度>企业知名度。
参加实习你能获取什么呢?
1. 通过实习你在对自己的边界和兴趣进行探索,通过实践帮助自己对未来做出选择。目前的状态是否需要继续要申请留学呢?留学读研的时候要选择什么专业呢?我是应该更加看重学校的名声还是导师的个人魅力呢?以及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专业呢?是你明确自己距离目标还欠缺什么,以及如何可以进行针对性补充。
2. 通过实习,探索不同行业和领域,开始明白行业、职业、学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学业只是基础,同样的专业和不同行业的组合,可以擦出超级多不同的火。
3. 明确自己的优势劣势。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使用,收获更多的领悟和感受,将自己的学习能力在实习中转变迁移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沟通、交流协作的能力。实习也是一个自检的过程,通过和同事对比、接收领导给予的反馈、甚至单单只是从自己做不同事情的难易程度、自己在不同方面的产出结果,你都会发现自己的优劣之处。哪些优点是可以继续发扬光大的,哪些劣势无伤大雅,哪些劣势却需要尽快补足。
4. 收获实习的这些物质化体现出来的东西。如:实习证明、推荐信、或是LinkedIn评价等等,最终目的—助力留学申请。
科研和实习的对于留学申请的区别在于哪里?
科研 对于理工科类的学生来说,实际性的帮助是非常大的,有一定含金量的科研经历是加分项,国外教授考察科研经历的含金量主要看科研的深度和专业度,所以科研在精,不在多。实习 对于商科和人文社科也是。
选择科研还是实习,主要在于自己的专业和行业方向。软实力——硬条件相似下脱颖而出的出彩材料!科研or实习——软实力量化的体现!
大家都在看
选校方案咨询
个人选校方案1小时咨询服务
目标院校定位咨询
结合你的个人背景和院校实际录取要求,提供目标院校定位咨询
申请时间和方案规划
根据个人时间和学业安排,提供合理的申请时间规划,并定制入学申请方案
预约咨询
申请方案咨询
提供1小时的个人留学方案咨询服务,包含:
- 1.适合你的申请时间和方案规划
- 2.匹配个人条件的软实力提升计划
- 3.目标院校和专业方向的选择建议